液流电池技术与装备团队
科研团队 > 液流电池技术与装备团队
成立背景及意义
团队介绍及构成
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成立背景及意义

团队成立背景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双碳目标,2020年12 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和“十四五”的重要任务,明确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新能源在未来能源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装机数量日益提升,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优化。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利用率不断提升,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等技术缺陷日趋凸显,由此产生的电力消纳难、外送难、调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作为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新型储能以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暂态调节能力强,为解决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平衡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成为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消纳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液流电池技术与装备团队是一支在液流电池储能领域深耕十余载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团队,研发团队核心人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的战略需要,对于储能行业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团队介绍及构成

液流电池技术与装备团队一共有成员35人,其中40周岁以上5人,40周岁以下30人;正高级3人,副高级3人,中级2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10人。

孟青,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硕导,清华大学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任国润储能董事长兼首席技术专家、朔州市第七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储能分院院长、山西省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储能技术与装备工程朔州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朔州储能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北京市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创中国山西省企业创新达人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2021年12月接受山西省委人才工作大会表彰。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 3篇,EI 2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近100余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5余项,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5项。2020年6月,成功创办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人照片

团队照片



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 高性能、低成本全氟/非氟膜材料

  • 高能效大功率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 高匹配度能量管理系统


友情链接
地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学府产业园东融街 6号中博信息产业园B栋
邮编:030000 邮箱:sxeiri@163.com
版权所有:山西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晋公网安备 140192020009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