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双创中心(EI-CENTER)是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山西省人民政府联手打造的山西省大学生双创孵化培育平台。基地立足资源禀赋,以服务能源互联网垂直领域创新创业企业为重点,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主体,运营面积近1000平米,设立工位100个。基地通过设立创业办公区、多功能洽谈室、多功能会议室、咖啡区(创业活动区、创咖区)等功能模块,同时配套高效专业的创业投资、创业孵化、创业培训、运营指导等全方位、管家式服务,打造能源互联网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能源互联网双创全产业链发展,助力构建山西省创新创业生态圈。
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双创中心围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招才引智”、“项目孵化”四个方向开展工作,旨在激发山西省能源互联网转型活力,拓展能源革命的山西实践,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一)打造能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专业众创空间
建立能源互联网创业项目库,建设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逐步打造成为国家级、示范性能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二)打造能源领域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创新平台
利用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科研资源、专家资源,着力建设一批集实验研发、技术检测、咨询服务、转化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平台,打造能源领域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创新平台。
(三)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加速器,延展能源互联网孵化链条
将研究院内的能源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资源与高校大学生双创优质人才资源深度融合,建立能源互联网专业孵化平台加速器,全面支撑能源互联网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
(四)引进专业化运营服务机构,联合校企引领双创高质量发展
以孙宏斌教授等行业专家领衔,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山西子盟”为载体,以山西省《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中与高效共建的“十二大基地”为引领,以 “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为支撑;同时,与清控科创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深化校企合作,带动我省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构建能源特色创新生态
以高质量双创项目、高水平成果转化项目为抓手,积极引入、培育一批能源领域科研、双创人才,打造由顶尖学者、行业专家、科研骨干、双创英才等各个层次、各类型人才集聚的高地。依托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技成果富集优势,构建具有能源特色的创新生态体系。
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双创中心贯彻“创新驱动”、“人才强省”战略,落实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为支撑平台,围绕聚焦能源互联网产业方向,以促进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为目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六新”产业(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下功夫。
围绕7个重点研究方向,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包括基础性、应用基础性及前瞻性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出原创性或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有自主知识产权、对我国电力行业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在电力系统得到大量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五年来国家级奖励15项,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近5年实验室完成的代表性成果
实验室坚持老中青结合的队伍结构、注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推动团队精神的凝结,营造了创新、高效、开放、和谐、积极向上的科研育人环境。在卢强院士、韩英铎院士、倪维斗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实验室80位固定人员中,博士学位获得者79人,占总数的98.8%;年龄45岁以下者39人,占总数的48.8%。实验室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和研究员3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40人。IEEE Fellow 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
自1995年对外开放以来,实验室每年年初面向国内外科研人员设置专项经费,组织开放课题,支持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聚集了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室工作。此外还有来自美、英、德、法、日及国内的高级访问学者,以及实验室积极主办、承办电气工程领域国际会议。
在依托单位清华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本实验室将继续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着力打造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三个基地,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